比亚迪新年大动作:10万元以下车型全配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比亚迪智能汽车
# 比亚迪引领智能驾驶时代的到来
## 智能驾驶新纪元的启动
2025年2月10日晚,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智能化兵法宣告会上宣布,公司将为旗下齐系车型装备高阶智驾体系“神仙之眼”。这一系统涵盖了21款价格从6.98万元到24.98万元的车型。这一举措标志着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又一次突破,王传福同时提出了“智驾平权”理念,强调高阶智能驾驶将成为所有消费者的基本配置。他预测,2025年将成为智能驾驶的元年,未来3年,高阶智驾将如安全带一般成为每一辆车的标配。
这一声明无疑为智能驾驶行业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在比亚迪宣布推出“神仙之眼”几天前(2月6日),其股价便迎来了强劲反弹,推动多只相关的股票也随之涨停。市场对比亚迪推动智能驾驶时代的热切期待可见一斑。
## 智能驾驶普及的推进
许多机构分析认为,比亚迪的战略将明显加速智能驾驶时代的普及,推动其他汽车企业加快布局智能驾驶技术的步伐。这意味着“全民智驾”时代的到来已经不可避免,并为激光雷达、域控制器等智能驾驶零部件供应商带来了新的市场增长空间。
国际智能运输科技协会秘书长弛翔表示,“神仙之眼”的推出将对其他汽车品牌形成强烈的冲击。目前,中国市场大多数品牌和车型还未完全实现城市导航辅助驾驶(NOA)及高速导航辅助驾驶(高快NOA)功能,而比亚迪的“神仙之眼”在这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随着这一系统在王晨和海洋系列车型上的搭载,未来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NOA和高快NOA功能将成为新的标准,其他车企将不得不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 “神仙之眼”系统的多样性
随着比亚迪宣布全面启动“智驾元年”,智能驾驶产业链将迎来全新的增长机遇。2025年,智能驾驶的普及将成为主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提到,比亚迪的齐系车型将装备“神仙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覆盖汉、唐、宋、海豹、海狮、海豚、海鸥等多个车型,涵盖10万元到20万元以上的不同价位。
“神仙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推出了三个版本:A版为高阶智能驾驶三激光版,主要搭载于景仰品牌;B版为高阶智能驾驶激光版,主要搭载于腾势和比亚迪品牌;C版为高阶智能驾驶三目版,专为比亚迪品牌车型规划。王传福预计,未来2至3年内,高阶智能驾驶将成为与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同等的重要配置。
## 智能驾驶的商业潜力
王传福指出,智能驾驶普及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较高的价格。过去,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普遍定价在20万元以上,导致许多消费者无法享受到这一技术。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中仅有不到10%的车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而70%的消费者购车预算低于20万元,这使得大多数消费者无法接触到智能驾驶技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比亚迪提出了全民智驾的战略,旨在加速智能驾驶的普及,实现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全覆盖。
“神仙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发布无疑为比亚迪在智能驾驶市场带来了强大的竞争优势。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优势源于其巨大的市场份额。他比喻道:“如果一辆车的数据是一滴水,那么比亚迪就是一片海洋。”这一优势使得比亚迪的AI系统得到了大量数据的支持。
## 比亚迪的未来投资与研发
比亚迪早前宣布将在人工智能及汽车智能领域投资约1000亿元,目前已有超过5000名工程师致力于相关技术的研发。同时,比亚迪与中国首创公司DeepSeek合作,推动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为未来的智能驾驶技术提供更多支持。
“神仙之眼”的发布引起了智能驾驶板块的热度。在2025年2月6日比亚迪宣布推出“神仙之眼”系统的消息之后,相关的智能驾驶概念股在A股市场迎来了强劲的涨停潮,成为近期市场的热门话题。截至2025年2月14日,比亚迪的股价收于356.05元/股,在7个交易日内涨幅达到25.9%。与此同时,其他比亚迪智能驾驶概念股如联创电子也连续涨停,创下近一年来的新高,其他相关个股如宇瞳光学等也表现出显著的异动。
## 市场竞争的加剧
比亚迪推出“神仙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后,低价车型也开始搭载L2+级别的高档驾驶辅助系统(ADAS),这无疑对许多以智能驾驶为卖点的车型构成了强劲的挑战。尤其是在智能驾驶日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的今天,比亚迪的这一举措标志着高阶智驾时代进入了更加广泛的市场,甚至开始影响到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车型,打破了传统车型与智能驾驶之间的价格壁垒。
自比亚迪2025年2月10日正式宣布“神仙之眼”系统后,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股市表现随之承压。小鹏汽车在香港股市的股价在公布后的第二天下跌了9%;蔚来也未能幸免,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下跌2.2%;特斯拉的股价更是连续五个交易日下滑。这表明,比亚迪的这一战略举措对竞争对手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瑞银(UBS)也对比亚迪的“神仙之眼”系统表示了高度关注。瑞银分析师Patrick Hummel在给客户的报告中指出,这一策略可能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尤其是在经济型汽车领域。通过在无需普及售价的情况下将L2+级其他高阶驾驶辅助系统引入到主流车型中,比亚迪有望在与传统车企的竞争中取得显著优势。这不仅会对传统车企的定价策略形成压力,同时也会推动整体行业的技术与价格竞争升级。
## 比亚迪的市场领先地位
比亚迪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成本优势,主要依靠其强大的规模效应。弛翔向记者分析称,比亚迪的智能驾驶系统成本并非通过大幅削减供应商成本来实现,而是依靠强劲的销量获得较低的采购成本。大规模采购有助于优化损耗体系和原材料成本,但比亚迪不会限制供应商大幅降价,尤其是在核心部件如芯片方面。
比亚迪的采购策略使得其在汽车芯片的采购价格上远低于蔚来和小鹏等竞争对手,这一优势使得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技术的成本控制上领先,创造了新的行业标杆。其他车企如果不跟进降低价格,将面临新车销量的严重滑坡。这一现象加剧了新动力汽车市场的价格竞争,并促进行业的迅速“洗牌”,从而激发了智能驾驶领域的新一轮内卷与价格战。
比亚迪的规模效应与其强劲的销量增长密切相关。2025年1月,比亚迪成功突破单月销量30万辆,继续稳居中国品牌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此外,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同样出色,成为中国汽车品牌中出口增速最快的公司。2025年1月,其海外销量达到了66336辆,同比增长83.4%,成为整体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之一。
随着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扩展,预计其海外销量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2月5日,比亚迪凭借427万辆的全球销量跃升至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的第五位,较2024年提升了4位,刷新了中国车企的全球销量记录。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比亚迪在智驾技术和市场策略上走在了行业前列。
## 高阶智能驾驶的未来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市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而比亚迪的技术优势将为其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扩展提供有力支持。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中国乘用车中L2+级智能驾驶的渗透率仅为13.8%。其中,高速NOA(不含城区)的渗透率为3.9%,而城区NOA的渗透率为9.9%。这表明未来的市场潜力依然广阔。
比亚迪的“神仙之眼”不仅是一次产品的创新,更可能引领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变革。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接触到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智能驾驶的普及也将进一步加速。
对于比亚迪而言,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成功将推动其品牌形象、市场份额和股东价值的持续增长。在充满竞争的汽车市场中,如何保持技术领先、降低成本并满足消费者需求,将是所有汽车厂商需要面对的挑战。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未来的汽车行业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比亚迪将如何在这种变革中保持领先地位,值得我们持续关注。